close

2018年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「雨水」,雨水顧名思義此時節降雨增多。這個時期氣溫回暖農人開始播種,最期待春雨的澆灌,春回大地。

雨水是一年的第二個節氣,在立春之後的兩周後到來,下一個節氣是2018年3月5日的驚蟄

複習一下二十四節氣的順序: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

要想記住二十四節氣有個簡單的技巧,就是先記這節氣歌「春雨驚春清穀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。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」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「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屬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後繼之雨水。且東風既解凍,則散而為雨矣。」意思是,農曆正月中旬會降下雨水,是因為春在五行中屬木,而木的生長需要水,所以在立春節氣之後就是雨水,東風吹化了冰水,蒸騰而為雨水。

中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,也就是三個階段,每個階段五日:「一候獺祭魚;二候鴻雁來;三候草木萌動。」此節氣,水獺開始捕魚了,將魚擺在岸邊,有如先祭後食的樣子;五天過後,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;再過五天,在「潤物細無聲」的春雨中,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。從此,大地漸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
 

【雨水節氣養生】著重調養脾胃,適合吃粥、四神湯

雨水時節,天氣變化不定,乍暖還寒,氣溫溫差大,要適時增減衣服。

飲食方面,春季轉暖,風多物燥,常會出現皮膚、口舌乾燥,嘴唇乾裂等現象,故應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以補充水分。多食熱粥調養脾胃。

由於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,陽氣發越之季,應少食油膩之物,以免助陽外泄,否則肝木生發太過,則克傷脾土。

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說:「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。」五行中肝屬木,味為酸,脾屬土,味為甘,木勝土。所以,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,多吃甜味,如冰糖銀耳粥等以養脾臟之氣。

調養脾胃的方法:平時多喝溫開水、不盲目進補、少吃油膩食物,維持適量運動,坐辦公室的人要經常起身做伸展動作。早晚可由右向左順時針按摩腹部,使腹部暖和。

食物以平性為宜,可吃當季的韭菜、蘿蔔、芋頭、春筍、蓮藕、百合、甘蔗、薏仁、銀耳等青菜蔬果,吃辣要適量。

養生飲品可以選擇喝決明子、菊花茶。

(圖片取自網路)

【雨水節氣相關諺語、習俗】

立春天漸暖,雨水送肥忙。  立春之後天氣逐漸暖和,繼之雨水節氣正是農夫忙著耕種施肥的時期。

春寒雨愈泉、冬寒雨四散。  意指春天氣溫低則多雨,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。

雨打元宵燈、日晒清明前。  意思是元宵當日如果下雨,清明前會缺雨。

雨水連綿是豐年,農夫不用力耕田。  意思是雨水日下雨,預兆年成豐收。

雨水無雨天要旱,清明無雨多吃麵。

雨水節把樹接。 指雨水時節是嫁接果樹的好時機。

(圖片取自網路)

 

【雨水節氣相關詩詞】

送元二使安西

唐·王維
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

漁歌子

唐·張志和

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


春夜喜雨

唐·杜甫

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

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

野徑雲俱黑,江船火獨明。

曉看紅濕處,花重錦官城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飛鳥FiFi 的頭像
    飛鳥FiFi

    飛鳥FiFi的筆記本

    飛鳥Fi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