剷雪

(照片: 大雪過後,正在車道上剷雪的親戚)

 

大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,在每年的12月6日至8日之間開始到12月21日前後結束。大雪的下一個節氣就是大家熟悉的冬至了。

冬季共有六個節氣,立冬(11月7-8日交節)、小雪(11月21-23日交節)、大雪(12月6-8日交節)、冬至(12月21-23日交節)、小寒(1月5-7日交節)以及大寒(1月19-21日交節)。

 

「大雪」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,太陽到達黃經255度開始至269度止,太陽光的直射點繼續往南,直到冬至,太陽將直射南回歸線,北半球進入白晝最短的一天,冬至後太陽光的直射點將再往北移。

大雪之後是全年陰氣最重的時期,到冬至那天到達陰氣的巔峰。可吃生薑桂圓湯提升陽氣並注重保暖。

曆書記載:「斗指甲,斯時積陰為雪,至此栗烈而大,過於小雪,故名大雪也。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「十一月節,大者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。」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。

 

大雪節氣養生

冬季對應人體的腎,養生應注重補腎養藏飲食宜吃山藥、栗子健脾固腎;核桃、枸杞、黑芝麻、葡萄乾這類種子食物專補腎精;吃羊肉補腎陽;吃糯米、紅豆固腎氣、壯腰膝。

 

古曰:「秋冬養陰。」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,大雪節氣已到了「進補」的大好時節。台灣的氣候進補則以粥養為佳,可以多吃粥品,冬季食補以平補為主古代就有粥品養生記載:「若要不失眠,煮粥加白蓮;若要皮膚好,大米煮紅棗;氣短體虛弱,粥裡加山藥;心虛體不中,桂圓煨米粥;要治口臭症,荔枝粥除根;清退高熱症,煮粥加蘆根;血壓高頭昏,胡蘿蔔粥靈;防治腳氣病,米糖煮粥飲;腸胃緩瀉症,胡桃米粥燉;頭昏多汗症,煮粥加薏仁;便秘補中氣,藕粥很相宜;夏令防中暑,荷葉同粥煮;若要雙目明,粥中加旱芹。」

 

冬季最簡單補法是多吃蘿蔔,俗話說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藥方」。冬季進補的同時也要注重氣血、經絡的「通」,而白蘿蔔具有消積滯、化痰清熱、解毒等益處,所以冬季吃完油膩的肉類後吃生蘿蔔可解膩、消食順氣,同時還能補充體內陽氣、溫暖五臟,特別適合腎虛、脾虛的人。冬季藥膳首選就是羊肉燉白蘿蔔,不過正患感冒、咽喉疼痛者不宜吃羊肉。

大雪節氣前後,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,適當吃柑橘可以消痰止咳

 

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,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。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,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,有助於體內陽氣的生發,俗話說「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」。

 

冬季保暖要注重頭、胸、腳這三個部位。中醫說「頭」為「諸陽之會」,又有「寒從腳下起」之說,因此戴帽子、圍巾、穿襪子可以幫助人體的保暖。

 

不過睡覺最好不要穿太厚重的衣服,因為穿厚衣服睡覺,會妨礙皮膚正常的「呼吸」和汗液的蒸發,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的循環,造成體表熱量減少,即使蓋上厚被子,也會感到寒冷。因此建議穿吸汗寬鬆舒適的睡衣入睡,比較能消除疲勞。

 

乃欽康桑峰

(照片:攝於西藏,西藏四大神山之一「乃欽康桑峰」,海拔5020m處,頂峰海拔7191m)


冬季養生,有「七宜」:

一宜保暖:冬屬陰,以固護陰精為本,宜少泄津液。故冬「去寒就溫」,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。但不可暴暖,尤忌厚衣重裘,向火醉酒,烘烤腹背,暴暖大汗。

二宜健腳: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,襪子勤洗勤換,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,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。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,活動雙腳。此外,選一雙舒適、暖和輕便、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。

三宜多飲: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,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,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。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~3000毫升。

四宜調神: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。改變情緒低落的上佳方法有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、聽清雅音樂、練書法、畫畫、打太極等。

五宜通風: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很多,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,以清潔空氣,健腦提神。

六宜粥養: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。營養專家提倡,晨起服熱粥,晚餐宜節食,以養胃氣。特別是糯米紅棗百合粥、八寶粥、小米粥等最適宜。

七宜早睡:冬日陽氣肅殺,夜間尤甚,要「早臥遲起」。早睡以養陽氣,遲起以固陰精。

 

「大雪」節氣的物候

我國古代《逸周書》將大雪分為三候:「一候鶡旦不鳴;二候虎始交;三候荔挺出。」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,寒號鳥不再鳴叫了;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,正所謂盛極而衰,陽氣已有所萌動,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,在冰天雪地裡,古人從動植物身上看到「春天已經不遠了」的跡象;「荔挺」為蘭草的一種,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。
 

從五行陰陽相生相循的層面來看,大雪時節雖然陰氣隆盛,但此時天地間的陽氣也在暗暗滋萌了!天地間的動、植物都先於人而有所感啊!

 

大雪節氣民俗

中國有句俗語說:「小雪醃菜,大雪醃肉」。為什麼大雪節氣是醃製鹹肉的季節呢?冬雪隆隆掩蓋了大地,以致食材變少了,所以冬天裡長日下雪的北地要製作一些醃菜、醃肉來過冬。
大雪天裡天寒地凍,天地間宛然就是個天然大冰箱,此時醃肉正好能較持久不壞,可備用過冬、過年。藏放到臘月裡過年,這些醃肉就等於是「臘肉」。「大雪醃肉」在冰天雪地裡溫暖人的胃,撫慰人心。

 

大雪節氣詩詞欣賞
 

大雪十一月節(唐•元稹)

積陰成大雪,看處亂霏霏。
玉管鳴寒夜,披書曉絳帷。
黃鐘隨氣改,鷃鳥不鳴時。
何限蒼生類,依依惜暮暉。

 

大雪(宋.陸游)

大雪江南見未曾,今年方始是嚴凝。
巧穿簾罅如相覓,重壓林梢欲不勝。
氈幄擲盧忘夜睡,金羈立馬怯晨興。
此生自笑功名晚,空想黃河徹底冰。

 

大雪(宋•魯交) 

萬象曉一色,皓然天地中。
楚山雲母障,漢殿水精宮。
遠近梅花信,高低柳絮風。
吟魂清不徹,和月上晴空。

 

十一月朔大雪節早見雪 (元末明初.陶宗儀)

狂風昨夜吼稜稜,寒壓重衾若覆氷。
節氣今朝逢大雪,清晨瓦上雪微凝。

 

大雪節氣俗諺

大雪河封住,冬至不行船(黑龍江)。
大雪晴天,立春雪多(河北)。
大雪下雪,來年雨不缺(安徽)。
大雪不凍,驚蟄不開(江南)。
大雪兆豐年,無雪要遭殃(江南)。
今年的雪水大,明年的麥子好(甘肅)。
大雪不凍倒春寒(廣西)。

Pamukkale

(照片:攝於世界遺產土耳其熱門景點「棉堡 Pamukkale」 ,雪白的梯田不是下雪,而是含鈣的溫泉水在流動的過程中冷卻沉積下來的石灰岩層。)

 

延伸閱讀:
24節氣的由來及其意義
24節氣每個節氣的三候(特色)各是什麼?
24節氣: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署、立秋、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、大寒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鳥Fi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
    Close

    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    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    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    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    reload

   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    看不懂,換張圖

    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