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  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著 《人生的智慧》(The Wisdom of Life)

叔本華說:「別人會怎麼想?別人會怎麼看? 人生大部分的煩惱和麻煩都是因為這種顧慮而來的。」、「能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切快樂的泉源,就越能使自己幸福。」、「平凡的人消磨時光,有才華的人利用時光。」共勉之。

人類的進步是因為知識與智慧被廣泛地開發、保存與傳承,古今智者哲人分享他們的思想、人生的智慧,留給後世重要的參考。而現代的我們除了忙於工作,更忙碌地接收來自隨身所謂的「智慧」裝置中不斷傳出的各種訊息,新聞媒體五花八門的非新聞、娛樂八卦、社群媒體剪貼;各種APP的通知、貼圖...等,消磨了寶貴的光陰,影響人的情緒、價值觀。讓人深深的體會到叔本華在兩百年前所說:「人們對於外在世界發生的各種事情,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現出的一刻不停的、強烈的關注,也暴露出他們內在的空虛。」

許多道理都是知難行易,明知書中自有黃金屋,但直到靜下心來手捧好書,才感嘆光陰虛擲。希望有時間能多看好書,每當心領神會之時,對於愛書人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 

以下閱讀筆記,摘錄書中好句:

叔本華《人生的智慧》佳句選錄

雖然文化對幸福的影響遠超過財富對幸福的影響,人還是不斷地追求財富。

許多富有的人常感到不快樂是因為他們缺少真正的精神文化或知識。

我們看到許多人像螞蟻一樣,整天勞勞碌碌,忙個不停,聚集財產。除了只知道賺錢之外,其他便一無所有、一無所知。

恢復健康和培育心靈,比只知道聚集財富要聰明多了。

一個人自身的福祉,存在於內在的品格,如高貴的天性,清明的頭腦,樂觀的氣質,爽朗的精神,健康完整的體魄,簡言之是幸福的第一要素;所以我們應盡心盡力去促進和保存這類人生幸福的特質,莫要汲汲營營外界的功名與利祿。

能帶給人直接快樂的莫過於愉悅健全的精神。

能夠促進愉快心情的不是財富,而是健康。

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賴健康的身心。

人類的幸福有兩種敵人,痛苦與厭倦。

聰明的人首要努力爭取的莫過於免於痛苦和煩惱的自由,求得安靜和閑暇,以過著平靜和節儉的生活,減少與他人的接觸。如果他有極高的智慧,他更會選擇獨居。一個人內在所具備的越多,求之於他人的越小,他人能給自己的也越少。智慧越高,越不合群。

所需很少,輸入越少的國土越是富足;所以擁有足夠內在財富的人,向外界的尋求也就很少,甚至一無所求,這種人是何等的幸福啊!

平凡的人消磨時光,有才華的人利用時光。

閑暇是存在必然的果實和花朵,它使人面對自己,所以內心擁有真實財富的人,才真正知道歡迎閑暇。

史上最大的傻子,是為了外在而犧牲內在,以及為了光彩、地位、壯觀、頭銜和榮譽而付出大部分閑暇(自由的時間)和自己的獨立。

人沒有休閑娛樂,就像試穿衣服而沒有鏡子一樣。

越能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切快樂的泉源,就越能使自己幸福。

人要獲得獨立自主和閑暇,必須自願節制慾望,隨時養生養性。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縛,這樣人就不致為了功名利祿,而犧牲自己區就世俗低下的慾望和趣味。

精神遲鈍的後果就是內在的空虛。 這種空虛烙在無數人的臉上。

人們對於外在世界發生的各種事情,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現出的一刻不停的、強烈的關注,也暴露出他們內在的空虛。

我所要堅持的真理,在於人類的幸福主要根植於內在。

亞里士多德認為人類幸福在於能自由發揮各種天賦才能到達極限。也就是能夠精通而成功地從事你的工作才是幸福。
人類無處可用的力量反而會變成生命的一種負擔;為了免受厭倦的痛苦,人需要發動自己的力量,同時運用自己的力量。

為了保持高度活力的意志,人若發覺自己無事可做,必會替那剩餘的經歷尋找一種適當的娛樂,如打球、下棋、繪畫、音樂、哲學或其他嗜好,對於每種娛樂都不甚精通,只於喜歡而已。我們可以將此分成三類,分別代表三種基本力量,也就是合成人類生理組織的三種要素,也就是三種幸福的泉源。

三種幸福快樂的來源:第一類是滿足生命力而得到的快樂,如吃、喝、休息、睡眠,這種基本快樂是典型的,幾乎人人都想要得到。第二種是滿足體力的快樂,這種快樂可以從散步、奔跑、舞蹈以及類似的運動中得到,有時甚至可以在軍旅生涯和戰爭中消耗過剩的體力。第三種是滿足怡情而得到的快樂,諸如在觀察、思考、感受、詩與文化的體會、音樂、學習、閱讀、發明以及從哲學中得到的快樂。我們所運用的力量越高貴,所獲得的快樂也就越大;因為快樂的獲得,涉及自身力量的使用,而一連串快樂順利地一再顯現是構成人類幸福的主要因素,越高貴的力量所帶來的快樂,其再顯性就越高。

一個富有高度心靈能力的人,他思想豐富,生命充實而有意義,一旦得以自主,便立即現身於從事有價值、有趣味對象的追求,所以在他自身裡含有最高貴的快樂泉源。他比一般人更需要閱讀、觀察、學習、誠實,以及訓練自己,總之,他需要不受打擾的閑暇。

人性的愚昧產生出野心、虛榮和驕傲。

由於人性奇特的弱點,我們經常過分重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;其實,只要稍加反省就可知道,別人的看法並不能影響我們可以獲得的幸福。

別人會怎麼想、別人會怎麼看,人生大部分的煩惱和麻煩都是因為這種顧慮而來的。

 

叔本華在《人生的智慧》引用哲人佳句:

亞里斯多德說:「持久不變的並不是財富,而是人的性格。」

亞里斯多德說「生命即是運動。」

亞里斯多德說:「幸福就是知足。」

伊辟泰特斯說:「人們不受事物的影響,卻受他們對事物的想法的影響。」

「如果你常常笑,你就是幸福的;如果你常常哭,你就是不幸福的」古諺

葛史密斯在「旅遊者」說:「行行復行行,能覓原為己。」

法國大文豪伏爾泰說:「沒有真正的需要,便不會有真正的快樂。」智者們這些特殊的需要,使他們能從大自然、藝術和文學的千變萬化的美中,得到無窮盡的快樂。

歌德說:「人若具備某些可以為他使用的才華,他最大的幸福便在於使用這些才華。」

 

關於作者

亞瑟·叔本華(德語:Arthur Schopenhauer),1788年2月22日-1860年9月21日(72歲),生於德意志但澤(今波蘭格但斯克)。著名德國哲學家,主要領域為形上學、倫理學、美學、心理學。唯意志(意欲)主義、悲觀主義的開創者,其思想對近代的學術界、文化界影響極為深遠。叔本華認為人生的不幸、痛苦與矛盾的根源,來自盲目的意志與觀念。他除了分析人性、人格、名譽、驕傲、官位、榮譽與痛苦,也提出對此表象世界,人生應該採取什麼態度。

叔本華除了受柏拉圖和康德哲學影響外,亦受東方印度哲學智慧等影響,叔本華在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》(1819)中提到了"《易經》中的中國哲學" ,並且在《自然的意志》(1836)中,談到"中國學",介紹中國的道、孔、佛學 。

受到叔本華思想影響的著名人物有:
  哲學家:尼采、沙特、維根斯坦、柏格森、波普爾、霍克海默
  心理學家:佛洛伊德、榮格
  作家:托爾斯泰、莫泊桑、湯瑪斯‧曼、貝克特、斯韋沃、赫曼‧赫塞
  藝術家:蕭伯納、華格納、馬勒
  詩人:狄蘭‧湯瑪斯、波赫士
  科學家:愛因斯坦、薛丁格、達爾文  

 

叔本華重要著作:

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》(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)、《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》、《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》、《附錄和補遺》。 65歲時出版其集大成之作《附錄和補遺》使沉寂多年,不被理解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大噪, 而《人生的智慧》正是出自《附錄和補遺》的精華部份。

關於本書:《人生的智慧》如叔本華所說,他儘量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。因此,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。書中討論健康、財富、名譽、才華、幸福等對生活和人生重要的資產的看法與建議。

 

名人眼中的叔本華:(資料取自博客來、網路)

  文豪托爾斯泰:
  「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改變看法,但目前我敢肯定: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。你說過叔本華就某些哲學問題寫過一些東西,並且還寫得不錯。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什麼叫寫出了一些東西?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,那種清晰和美感令人難以置信。」「叔本華的哲學已把我們帶至哲學所能把我們帶至的極端。」

  作家湯瑪斯‧曼:
  「我斜躺在沙發上,整天地閱讀叔本華……我是那樣地狼吞虎嚥這部魔幻般的形而上學說,……一個人在一生中也只有一次是這樣地閱讀。我可以馬上就有機會表達我的感覺、表達我的感激,用詩意的方式……那是我的一大好運。」

  哲學家尼采:
  「我是屬於叔本華這樣的讀者:在讀完叔本華書的第一頁以後,就知道得很清楚,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;他所說的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。……我很明白他所說的,就好像他的書是專門寫給我看。」

  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‧佛洛伊德:
  「我一直以為壓抑的理論是原初的,直到蘭克給我看了《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》的一段——在那裏裡,哲學家叔本華試圖為瘋癲做出解釋。他在那裏裡所說的關於人們全力壓制自己,不肯接受某一令人痛苦的現實,完全與我的壓抑理論相吻合。我不得不感謝自己並不曾廣泛地閱讀,這樣我才有可能有所發現。當然了,有人會閱讀了叔本華這些討論,但卻忽略了這些討論而沒有發現出什麼。……所以,我時刻準備著放棄認為自己是首先做出這些發現的人,並且是很高興這樣做;在不少精神分析的案例裏裡,精神分析所做的繁瑣工作只是證實了哲學家們直觀獲得的深刻見解。壓抑理論是精神分析學的柱石。」

  作曲家華格納:
  「在四年裏裡,叔本華的書從不曾離開我的頭腦思想,到接下來的夏天為止,我從頭至尾已研讀了叔本華的書四次。叔本華的書對於我的整個一生,產生了強烈的影響。」

作家弗蘭茲•卡夫卡說:「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,僅僅因為他的語言,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。」

 

買書或參考詳細內容~網路書店:

博客來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

讀冊 人生的智慧二手書

網路資源:

Google圖書 人生的智慧

Google圖書 英文版The Wisdom of Life

arrow
arrow

    飛鳥Fi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