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元宵節心血來潮作了小湯圓和元宵,試了兩種做法,一種是先製作「粿脆」,就是先燙糯米麵團,一種是直接用糯米粉加水搓成湯圓,兩種做法比較起來,其實口感差不多。但是建議做有包餡料的元宵的最好先煮一小塊粿脆加入糯米糰中,糯米糰會比較有黏性,容易包餡而不會乾裂。
製作湯圓的材料如下:
糯米粉 200g
白開水 150g-180g
是不是非常單純簡單呢
步驟:
1. 將八成左右的糯米粉倒入碗中(還要保留一點糯米粉,用來滾搓好的小湯圓)
2. 一邊倒入冷開水,一邊用筷子攪拌
3. 麵團太濕的話就再加一點糯米粉,太乾就再加一點水
4. 用手把糯米搓成一團
5. 想製作粿脆的話,就捏一小塊放入少滾的開水中,煮到浮起來即可,再放回糯米糰揉在一起。不做粿脆的話,就直接進入下一個步驟。
6. 手上沾一些糯米粉,將糯米糰搓成長條狀,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,在手掌中搓成圓形
7. 取一個圓盤,最好是邊緣高一點的,放一些糯米粉,把搓好的湯圓放進去滾一下,讓湯圓平均沾到糯米粉,煮的時候就不會黏在一起。
一下子就做好了一盤小湯圓了。
形狀不一也是一種樂趣,我還做了骰子型的方形湯圓。
不過正確做法還是要大小一致比較好,因為煮的時候,熟的時間才會一樣。
這次也做了一些元宵,包的是椰子餡,因為家裡剛好還有一些椰子粉。
椰子餡料作法:
材料:椰子粉、砂糖、椰子油或融化的奶油、奶粉(比例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,可以先試吃看看)
作法:取一個保鮮袋或碗把材料混合在一起即可。用保鮮袋的好處是,用不完可以直接密封放在冰箱下次再用。
PS. 如果是要做麵包的餡料,最好先把奶油與糖煮在一起再加入椰子粉,鮮奶或奶粉,也可以加入雞蛋更香哦。
小湯圓除了煮甜湯之外,加入青菜、豆腐、雞蛋也能煮成鹹口味的湯圓,QQ的糯米口感,非常好吃呢!
【元宵小知識】
湯圓又叫元宵的由來,相傳是來自漢武帝時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做的湯圓最好吃,而且與臣子東方朔共同化解一次火神要燒長安城的危機,而後湯圓就叫元宵了。
【元宵節相關詩詞】
歐陽修 生查子 「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書;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」
辛棄疾 青玉案 「眾裡尋他千百度,暮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」
《青玉案 元夕》
(宋)辛棄疾
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
寶馬雕車香滿路,鳳蕭聲動,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 。
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
意譯:
東風吹開了花樹,更如同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般閃耀陣陣星雨。華麗的馬車在路上來來往往,各種的醉人的香氣彌漫著大街。悅耳的樂音四處迴盪,鳳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轉動,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狀的彩燈翻騰舞動著。美人的頭上戴著亮麗的飾物,帶著笑語與淡淡的香氣經過。我在眾人之中尋找她千次百次,總見不著,卻在不經意回首時,看見她獨自佇立在燈火幽微之處。(默默守候著)
《生查子 元夕 》
(宋)歐陽修
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
月到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
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。
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。
《清平樂·上元月蝕》
(清)納蘭性德
瑤華映闕,烘散蓂墀雪。比擬尋常清景別,第一團圓時節。
影娥忽泛初弦,分輝借與宮蓮。七寶修成合璧,重輪歲歲中天。
意譯:
月光映徹宮闕,照在長著瑞草的殿階前,雪白一片。與尋常月夜之景不同,這是一年第一個月圓時節。忽然,影娥池中倒映出的天空如同初弦新月一樣暗淡無光,只能藉助庭院裡的盞盞蓮花似的宮燈增添光輝,七種珍寶綴飾成一輪圓月,月亮輪廓外圍的光圈年年都高懸天空。
此詞展現了元宵節適逢月全蝕的朦朧感與夢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