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,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,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 通常開始於國曆的5月5日至5月7日之間,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。“立夏”的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,表示夏季正式開始。
立冬、立春、立夏、立秋,合稱「四立」,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4個節氣之一。中醫養生認為要順應「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」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來調養。
《黃帝內經》針對夏天的養生方式提到:「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」。最好每日早點起床,去戶外多活動曬曬太陽,能夠涵養陽氣。
立夏養心
「汗為心之液」:在夏天若過度發汗,精神、體力會更感疲勞,所以多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。
「色赤入心」:紅色的食物有助養心,因此「紅豆湯」及「胡蘿蔔鳳梨汁」,都是夏天非常好的養身飲品。
立夏養生 多吃紅色食物養心補血
逐漸升高的氣溫、加上雨季的到來,容易讓人心浮氣燥、食慾不振,因此在飲食方面須注重水分與膳食纖維的攝取,避免油膩與重口味,選擇清蒸、水煮、汆燙、涼拌等料理方式,也因為氣溫升高,要特別注意食物的保存。
夏季是萬物生長、新陳代謝加快的季節,可以多吃紅色的食物,紅色食物大都具有溫熱、能量多、陽氣足的特性,像是紅豆、紅麴、蘋果等,都有養心補血、提升新陳代謝或消脂的功效。
夏季養生食材推薦
1、蘆筍:清熱止渴、增強免疫力、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。
2、彩椒:降低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。
3、番茄:抗癌、降血壓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、阻止紫外線、輻射對肌膚的傷害。
4、絲瓜:排毒解便秘,保護心臟及腎臟。
5、茄子:保護心臟及血管,防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壞血病。
立夏節氣俗諺
「立夏起東風,十塘九塘空」這句諺語的意思是:如果立夏這一天吹東風的話,今年就會少下雨,並且會有乾旱,農夫們可就要傷透腦筋了。
「立夏得食李,能令顏色美」這句諺語的意思是:國人逢年過節都會吃一些特別的食物,而「立夏」是屬於傳統的八個代表性節氣之一。在這一天,許多婦女都會將李子榨成汁,混在酒裡喝,這種酒據說能夠養顏美容,所以稱為「美容酒」。
立夏東風少病痛:立夏日吹東風,五榖豐收,人民安好。
立夏,稻仔做老父:中部地區一期稻作,此時已含苞待放。
立夏北,無水通磨墨:立夏日刮北風,則乾旱。
早夏,卡慘死老父:立夏來得太早,氣候將失調,穀物將因而欠收。
立夏雨水潺潺,米粟割到無處置:立夏日下雨多,則五榖豐收,沒有地方放;立夏日如天晴,其年必乾旱。
立夏日下雨,夏至少雨
立夏詩詞欣賞
讀山海經 陶淵明
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。
眾鳥欣有托,吾亦愛吾廬。
既耕亦已種,時還讀我書。
窮巷隔深轍,頻回故人車。
歡然酌春酒,摘我園中蔬。
微雨從東來,好風與之俱。
泛覽周王傳,流觀山海圖。
俯仰終宇宙,不樂復何如!
賞析:孟夏就是初夏。這首詩寫夏天最為有名,寫景自然天成,「微雨從東來,好風與之俱。」讀之令人身臨其境。後四句寫詩人的夏日情趣,妙不可言。
初夏即事 王安石
石樑茅屋有彎碕,流水濺濺度兩陂。
晴日暖風生麥氣,綠陰幽草勝花時。
賞析:首句靜景,次句動景,三句放眼高遠,景物稍虛,卻寫出光明、溫暖和特殊的香氣——麥氣。結句寫另一景,綠陰幽草。取景別致,感受獨特。前人評價王安石的詩有唐人境界,此言不虛。
早夏遊平泉回 唐·白居易
夏早日初長,南風草木香。
肩輿頗平穩,澗路甚清涼。
紫蕨行看采,青梅旋摘嘗。
療飢兼解渴,一盞冷雲漿。
醜奴兒·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南宋·辛棄疾
千峰雲起,驟雨一霎時價。更遠樹斜陽,風景怎生圖畫。青旗賣酒,山那畔、別有人間,只消山水光中,無事過這一夏。
午醉醒時,松窗竹戶,萬千瀟洒。野鳥飛來,又是一般閒暇。卻怪白鷗,覷著人、欲下未下。舊盟都在,新來莫是,別有說話。
(內容整理自網路資訊)